<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2022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湖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leyuvision.com 发布时间: 2022-01-29 07:38 【字体: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17日在湖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毛 伟 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中共湖南省委坚强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沉着应对复杂形势和世纪疫情,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迈好了第一步、见到了新气象。

          ——发展态势保持平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万亿元,增长7.7%,两年平均增长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粮食总产达614.9亿斤,居近十年高位。投资增长8%,消费增长14.4%,进出口增长22.6%,其中出口增长27.5%。存贷款余额分别达6.3万亿元、5.6万亿元,分别增长8.6%、13%,存贷比提高到88.8%。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以内。

          ——发展动能持续增进。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1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1%。100亿元以上项目开工19个,三一智联重卡、三安半导体、中联智慧产业城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2%,新入选两院院士5人,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5项。高新技术企业突破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0.8个百分点。新增上市企业15家,新增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总数居全国第7位、中部第1位。净增“四上”企业880家,三一重工、华菱集团有望进入世界500强。

          ——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数字经济增长17%,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3.2%、4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税收分别增长8%、9.1%。非税占比30.9%,下降0.7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最好水平。39个工业大类行业全部盈利,规模以上工业、服务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0%、25%。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44866元、18295元,分别增长7.6%、1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达10675美元。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

          ——发展环境气象更新。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高铁总里程突破2000公里、达2240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7000公里、达7083公里,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2万公里,全省高速公路基本成网、高速铁路基本成环,张吉怀高铁开通运营铺就了湘西地区奔向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营商环境大幅改善,“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19项工作受到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在全国工商联组织的“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中,综合得分居全国第8位、中部第1位。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在三湘大地蔚然成势。

          主要做了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全局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难中求成、稳中求进,既没有使风险“失控”,又没有使发展“失速”,实现了防风险、保稳定、促发展的有机统一。全力打赢两轮散发疫情歼灭战。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从快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推动疫苗接种应接尽接;针对部分市县输入性疫情,及时采取有力措施,要求已发生病例的地区“零外溢”、没有病例的地区“零输入”、医疗机构“零院感”,果断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小代价,取得了最好的结果。全力推动经济稳定恢复。出台支持张家界增信心补短板和促进全省消费领域企业发展的战疫“双十条”。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单位零售额增长14.5%,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9%、10%。落实助企纾困增效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40亿元,金融减费让利44.5亿元,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增长22%。市场主体日均净增1569家,总数达546.1万家。全力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强化重要节点调度、重点领域防控、专项整治攻坚,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5.7%、4.5%,实现了重特大事故零发生的目标。以“保民生、保安全、保重点”为目标,加大外电、外煤输入力度,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平稳度过了冬夏电力高峰。强化债务风险管控,有效整治“一非三贷”金融乱象,守住了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效应对了多轮强降雨和局部阶段性干旱,化解了大批信访突出问题,社会治安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二是综合施策推进“三个高地”建设。细化路径、实化举措,推动“三个高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顶层设计与分层衔接相结合,实施科技创新“七大计划”、先进制造业“八大工程”、改革开放“九大行动”,出台财源建设、金融支持、“小巨人”企业培育、职业教育发展等政策措施。坚持战略目标与战术落地相结合,抓紧抓实企业、产业、产业链、产业生态,落实一链一名省领导、一链一行对接融资机制,支持链主企业垂直延伸、横向整合,发布产融合作制造业企业“白名单”,提升工程机械、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优势,壮大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等国家级产业集群规模,布局车联网、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坚持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十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327亿元,华菱涟钢薄板深加工、意华交通装备产业园等项目部分投产。“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了一批工程样机和新产品,实现大型掘进机主轴承、8英寸离子注入机等国产化替代,突破量子点激光器、碳化硅芯片、6英寸分子束外延装备等重大技术。坚持平台建设与人才招引相结合,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制高点,谋深谋实岳麓山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发展,新获批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216名、创新团队19个,落户院士专家工作站8家。有效发明专利增长25.1%。坚持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突出“两端、两有、两带动、一环境”,推出28大项、165小项重点改革任务,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总体完成85%,财税改革整体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低空空域管理改革、长沙数字人民币改革试点走在全国前列。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92.6%,首创改革事项13个。中欧班列全年开行数量突破1000列、居全国第5位。成功举办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世界计算大会、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湘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会,全省实际引进内外资分别增长29.1%、72.3%,各方投资者看好湖南、拥抱湖南。

          三是高处着手不断夯实发展基础。着眼打基础、利长远,提升全省发展力、竞争力、持续力。高标准完善基础设施。坚持省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分3批集中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289个,“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常益长高铁、长沙机场改扩建等项目进展顺利,湘江永州至衡阳三级航道改扩建、呼北高速湖南段、宁电入湘等工程建设加快,韶山至井冈山铁路开通运营,永州电厂建成投用,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工程湖南段、南昌—长沙特高压交流工程竣工投产。高起点创建“五好”园区。聚焦“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出台落实“1+3”政策体系和“20条”政策举措,完善“以亩产论英雄”评价激励机制,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5.89万亿元、增长14.5%,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比重达69.1%,省级以上园区亩均税收增长12.2%,企业上交税金增长12.5%。邵阳、永州经开区成功晋升国家级园区。高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市县全覆盖,推动审批服务“四减”、政务服务“好差评”、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落实民营经济“一榜一奖一中心,一册一办一平台”工作,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

          四是多措并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协调联动。强化“核”的引领。长株潭都市圈建设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十同”重点任务有力落实,三十大标志性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2%,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绿心中央公园布局一批绿色增值项目,三市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41.8%。加强“块”的协同。岳阳、衡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引进“三类500强”项目134个。增强“城”的带动。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深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走在全国前列。15个国省示范县城产业平台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新增10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住房保障力度加大,房地产市场保持平稳,全省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促进“域”的协作。加强省际交流,深化与央企战略合作,深度参与泛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区域合作,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湘赣边合作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湘赣边、湘鄂渝黔革命老区整体纳入重点革命老区范围。

          五是接续奋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巩固脱贫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做实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8.8万户22.3万人。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实施“六大强农”行动,新增一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农业十大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生猪产能持续恢复,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增长7%。深化农村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全国试点有序推进,供销社改革成效明显。推进乡村建设。统筹村庄清洁行动、农村污染治理、“空心房”整治等工作,创造农村“厕所革命”全国经验,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打造301个省级美丽乡村和100个特色精品乡村。湖南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呈现出“山乡巨变”的时代画卷。

          六是力度空前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落实河湖林长制,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连续两年获评国家优秀。坚持政出必行。常抓不懈整改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抓实“十年禁渔”,出台洞庭湖保护条例,健全自然资源督察执法和审计协作联动机制。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重点攻坚。聚焦“一江一湖三山四水”主战场,突出治水、治气、治土,完成2693项“夏季攻势”任务。生态环境各项约束性指标好于或达到国家考核标准,147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7.3%、提高4个百分点,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1%。强化示范带动。完成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65座,打造10条省级示范生态廊道,森林覆盖率达59.97%。新建投产垃圾焚烧厂14座,生活垃圾无害化日处理能力达4.3万吨。坚决守住红线。科学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严格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对重点行业、重点区域的生态环境准入约束,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搬迁改造沿江化工企业38家,严肃查处环境违法案件2793件,启动生态损害赔偿989件。我们以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擦亮了美丽湖南的生态品牌。

          七是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投入。完成十大重点民生实事,全省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70%以上,并压减盘活省直部门资金78亿元用于社会民生事业。减负担。部分常用药品和医用耗材降价明显,更多药品进入医保报销范围。义务教育“双减”工作初见成效,101所“芙蓉学校”全部投入使用,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3.5万个。提标准。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残疾人“两项补贴”、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成效显着。扩范围。稳定和扩大就业,城镇新增就业75.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4万人。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参保,工伤保险全面实行省级统筹。虽然事有大小,但凡老百姓关心的事,我们都将不遗余力地做。

          八是真抓实干提高政府治理效能。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力量,实现对党负责、为民尽责和依法履责的有机结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落实领导领学和主题党课常态化制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强作风、提能力、办实事。坚持机制创新。健全抓落实工作机制,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和78个专项规划编制,做到了早规划、早实施、早见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出台法治湖南建设规划和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推进行政复议改革。坚持督查问效。持续开展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及社会监督,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议案14件,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514件、省政协提案665件。强化审计监督,配合做好国家统计督察。坚持廉洁从政。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忠诚、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理念贯穿政府工作全领域、各方面。

          我们大力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推出“湖湘潮百年颂”“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等系列专题专栏,新增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全省铺开。圆满举行辛丑年祭祀炎帝陵典礼,4项考古发现入选国家“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峡谷景区成为5A级景区,参加东京奥运会、陕西全运会取得优异成绩。档案史志、外事侨务、港澳台事务、民族宗教、机关事务、参事文史、地震气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老龄、慈善、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残疾人、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效。

          我们全力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创新发展,全面深化民兵调整改革,创新发展兵役征集、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军事设施保护,扎实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

          过去一年,我们开局就加速、起步就起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狠抓创造性落实,努力保持向上向好势头,力求开局精彩、全程出彩;我们全面发力、精准施策,以日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力求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我们众志成城、群策群力,画最大同心圆、求最大公约数、聚最大向心力,战疫情、抗洪涝、稳煤电、夺丰收、庆华诞,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满意答卷。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共湖南省委带领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是各级人大、政协以及监察、司法机关监督支持与社会各界大力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向驻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政法干警、民兵预备役人员、消防救援人员,向中央驻湘单位,向关心支持湖南改革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

          各位代表!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回望过去一年,我们深刻体会到,党的领导是前提,必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中央大政方针在湖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维护核心是根本,必须坚定扞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实事求是是基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实践标准,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改革开放是关键,必须以改革增动力,以开放添活力,提高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和水平,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挑战和短板弱项:一是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挑战。二是有效需求仍有不足。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有待增强,居民消费意愿降低,住宿餐饮、批发零售、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恢复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三是保供稳价还有短板。能源供应紧张,大宗商品价格、部分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部分行业“缺芯”问题较为凸显。四是财政收支压力增大。市县财政增收放缓,刚性支出增长较快,基层财政紧张程度加大。五是政府建设还需加强。一些干部破解难题本领不强,一些地方改革创新力度不大,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勇于面对,迎难而上,尽心竭力加以解决。

           二、关于2022年工作

          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做好全年工作意义重大。

          我们要看到,在世纪疫情冲击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并依然保持强大的韧性,这为我省稳住经济基本盘创造了基础和条件。我们要坚定必胜信心,既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势而为,更要积极主动作为、逆风前行,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过险滩、闯难关,奋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大胜利荣光。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好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600亿斤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完成全年预期目标,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保持“进”的态势,持续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把握“高”的要求,更高水平、更大力度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实现“新”的作为,全面激发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奋力推进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努力走在中部崛起前列。

          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推动经济稳定增长

          发展是最大的民生。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亿元,不断巩固向上向好势头。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完善“五张网”,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重点抓好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即长赣高铁、常益长高铁、平伍益高速、耒宜高速扩容、长沙机场改扩建、犬木塘水库、洞庭湖区重点垸堤防加固工程、重大能源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国家医学中心。聚焦产业发展,深入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重点抓好十大产业项目,即中联泵送智能装备基地、三一智联装备基地、中石化巴陵己内酰胺、邵阳特种玻璃、三安半导体二期、邦盛储能电池材料、湘钢提质增效、中车时代功率半导体核心元器件、长远锂电池正极材料、正威铜基新材料。聚焦民生领域,大力实施“一老一小”、医疗和公共卫生等重大项目。完善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巩固提升传统消费,扶持一批老字号领军企业创新发展,促进湘菜、湘茶、湘酒、湘瓷、湘绣品牌化发展。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场景,推动新型消费,发展共享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和“智能+”服务消费等新模式。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促进农村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支持长沙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夜间经济”地标和商旅文融合“打卡地”。推进知名电商总部入湘,规范发展直播电商、社区电商、乡村电商。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

          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全面实施“链长制”,分行业编制产业链全景图和现状图,推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动力、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全球配置资源。“一业一策”助推冶金、石化等行业稳定增长,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推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延链补链强链。

          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推行“免申即享”,落实新的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本,有效治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六个一”工作,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和企业上市“金芙蓉”跃升行动,持续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用好市县营商环境评价成果,深入推进全过程公开监管、全周期提升服务,推行“首违不罚”等柔性执法,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就今年而言,稳住就是胜利。我们要加强要素保障,做好保供稳价和市场预期管理,让经济发展韧性更强、动力更足、潜力更大。

          (二)全力培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以打造“三个高地”集聚创新要素,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着力抢占发展制高点。

          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实施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升级建设“3+3+2”产业集群,做大产业、做强企业、做实项目、做优生态。培优育强22个优势产业链,支持领航企业、链主企业整合产业链资源,带动零部件、原材料企业链式发展。实施“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动,打造一批领航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净增1000家以上规模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推进产业基础再造,编制工业“六基”攻关目录清单。支持制造业优势企业拓展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为上下游企业提供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等服务,打造一批集战略咨询、研发设计、成果转化、引才引智、商贸会展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加大装备首台套、新材料及关键核心零部件首批次、软件首版次应用推广和政府支持力度。

          提升创新引领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构建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引领、以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县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为依托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三区两山两中心”等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岳麓山实验室,推动在湘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优化提质,推进省级重点实验室结构优化,加强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建设,争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我省布局。加快“卡脖子”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力争在种业、计算、装备制造、北斗应用、生命健康等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重点抓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即新一代轨道交通高效驱动系统技术、高弹性低轨卫星网系统设计、深海风电输变电核心技术、镉低积累水稻育种及栽培关键技术、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多用途轻型运输飞机关键技术、航空发动机异形构件精密铸造技术、高性能GPU芯片、大尺寸超高清显示屏技术、超高清视频算法。加快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加强与“大院大所大企”合作,支持创新型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畅通源头创新、成果转化、市场应用链条。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提升数字驱动力。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以上。推进产业数字化,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培育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打造产业发展、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推进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培育“大智移云”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先进计算、北斗应用、超高清视频、智能网联汽车等优势产业,布局光电信息、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完善数字基础设施,优化算力算法和大数据中心布局,升级改造国家超算长沙中心,加快推进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推进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打造全国先进绿色算力枢纽。加快5G网络和IPv6规模化部署,新建5G基站2.5万个。

          提升“五好”园区支撑力。力争全省千亿园区达到16家,技工贸总收入突破6.5万亿元。落实“1+3”政策体系,深化园区“放管服”改革。优化园区布局,依法依规调区扩区,推动创新创业平台资源向园区集中。创新园区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产城、产教、产金、产研融合的产业综合体,促进形态、业态、质态协同。突出绿色发展和亩均效益导向,完善园区评价激励机制,促进园区争先进位、提档升级。

          人才是第一资源,得人才者,得竞争力、得创新力。要深入实施“芙蓉人才行动计划”,健全落实管理、评价、激励制度,加快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以期许之心育才、以宽容之心用才、以开放之心引才,匠心打造高品质人才生态,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圆梦三湘。

          (三)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改革开放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争取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深化供应链金融、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扩大科技企业知识价值信贷试点范围。加快湖南金融中心和湘江基金小镇建设。全面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目标任务,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预算改革,推进财政领域五大专项整治。深入开展财源建设工程,更好支持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有序推进教育医疗、养老托幼、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进重点领域统计调查改革。全面完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任务。

          提升开放平台能级。加快探索建立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形成一批湖南特色制度创新成果。加快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完善对非经贸合作长效机制,打造永不落幕的中非经贸博览会。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提质升级,打造中西部跨境电商集散中心,推动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现新突破。加快建设海峡两岸(湖南)产业合作区,推动湘台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加快五大国际物流通道和货运集结中心建设,重点构建RCEP国家区域航空中转枢纽,支持怀化、永州、邵阳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提升中欧班列货值和效益,拓展江海联运接力航线,推动湘粤非铁海联运通道提质上量。

          高水平引进来走出去。全面对接RCEP经贸新规则,实施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耕重点国别,抱团发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扩大重要装备、关键零部件以及优质消费品进口。开展百强外贸企业招引工程,瞄准“三类500强”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和以商招商。推动外经合作创新发展,创新办好“京洽周”“沪洽周”等经贸活动。深入推进“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吸引湘商总部、产业、资本和人才回归。

          改革开放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我们要大胆试、大胆闯,善作善成,行稳致远。

          (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入实施“六大强农”行动,坚持不懈推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促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严守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落实耕地保护建设硬措施,推动建立“田长制”,编制耕地保护专项规划,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切实保障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135万亩以上、产量600亿斤以上。

          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抓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深入实施优质湘米、粮油、湘猪、菜果茶工程,打造农业优势特色千亿产业。加快推进种业创新和智慧农机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业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供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优势片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加强农资农技农艺服务,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突出抓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持续推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清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发挥好驻村帮扶和对口帮扶作用,抓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和示范创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创建一批美丽乡村。持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强化农村供水保障,加快农村电气化步伐。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丰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大力倡导健康向上之风。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三农”投入优先保障和稳定增长机制,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深入推进新一轮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深化粮食收储、供销合作、集体林权等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快推进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稳经济,必须稳住农业基本盘。我们要着眼国家战略需要,以更硬的措施、更强的执行力,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五)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促进“一核两副三带四区”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增强区域发展整体实力。

          对接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落实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密切长株潭与武汉、南昌都市圈的深度联接,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协作发展。深入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方案,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推动实施一批跨区域重大项目。提升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水平。

          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立全省国土空间信息平台和规划“一张图”。实施强省会战略,引领带动长株潭都市圈发展,高标准建设长株潭绿心中央公园等标志性工程,创新长沙火车站与高铁城际多式联运,实现高效率的“零换乘”,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加快建设湘江西岸科创走廊和东岸先进制造业走廊。加快岳阳、衡阳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步伐。深入推进沿京广、沪昆、渝长厦通道的三大经济带建设。推动洞庭湖建设秀美富饶的大湖经济区,大力发展绿色品牌农业、滨水产业、港口经济。增强湘南、湘西地区综合承载能力,推动湘南建设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区、大湘西建设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促进张吉怀高铁沿线文旅融合发展。因地制宜推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支持湘鄂渝黔革命老区跨省区域合作。做好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工作。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引导常住人口向中心城市、城市群和城镇转移,支持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建设。着力提升城镇品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建设一批具有湖湘特色的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宜居城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城市燃气等管网改造升级,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改造,加力解决重点区域停车难问题,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着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住房、子女上学等问题,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提档升级县域产业园区,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开展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工作,促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分批次推进高品质通航小镇建设。持续推进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新增债券等财力下沉力度,激励县域培育优质财源、促进税收增长。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才是春。我们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深入挖掘区域发展潜力,形成扬长避短、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六)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落实绿色成为普遍形态要求,彰显绿色生态之美、绿色产业之美、绿色文化之美、绿色制度之美。

          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出台全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能源、用地、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制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加快建设岳阳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支持湘西自治州打造全国生态文明样板州。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利用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治理塑料污染,建设绿色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倡导绿色出行。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夏季攻势”,扎实抓好中央交办问题整改。推进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大气面源和噪声污染治理。抓好长江保护修复、黑臭水体治理和洞庭湖总磷控制与削减,大力整治水质不达标断面,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严格危险废物管控和化学品环境管理,深入推进医疗废物收集处理,强化地下水污染防治和垃圾填埋场污染治理。深入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全省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覆盖。

          抓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加强“一江一湖三山四水”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态廊道建设,推动天然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有效恢复,加强生态脆弱区治理。加快推进“锰三角”、锡矿山等重点区域矿山、废弃矿山和尾矿库治理,推进矿山绿色发展。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加强“旗舰”物种、特有物种保护,推进遗传资源保护管理。全面强化生物安全。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合理确定开发强度,推动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深度融合、相生相长。推动出台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完善落实生态环境补偿和资源有偿使用等制度,探索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做实河湖林长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压实生态环境治理各方责任。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执法、督察、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境风险应急防范水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要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谋在长远,干在当下,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后世。

          (七)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推进文化铸魂、文化赋能、文化惠民,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域全员全程全面开展文明创建。擦亮“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品牌,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社会道德素养。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安靖网络空间。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建设“书香湖南”。打造湖湘新型智库。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精品力作。大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创新实施数字农家书屋、智慧广电乡村工程、“欢乐潇湘”等文化惠民项目。统筹推进省市县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建设,改扩建省科技创新馆。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支持省博物馆争创世界一流博物馆。

          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巩固提升广电、出版传统优势,大力推进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全国领先、全球影响力的媒体融合新地标。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景点、旅游线路,建设一批文旅产业千亿市、百亿县、亿元镇,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办好全省旅游发展大会,让湖南旅游唱响全国、走向世界。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要弘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中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发挥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推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困难人员就业。打造“创响三湘”品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发展多渠道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大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特色劳务品牌。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推进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促进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推进高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规范发展民办教育。落实“双减”政策,规范校外培训。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加强和改进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关爱师生心理健康。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深化健康湖南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发展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建成一批达到三级医院水平的县级医院。积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做精“湘医”、做强“湘药”。扩大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范围,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规范发展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大健康产业。依法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推进长沙奥体中心建设,完善体育公园、潇湘健身步道等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全力备战亚运会,办好省运会、省残运会。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推进失业保险省级统筹。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落实医疗保障待遇清单制度,优化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强化低收入家庭救助帮扶,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提高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爱保护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抓好重点民生实事。坚持一件事、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竭尽全力办好十大民生实事:① 增加公办义务教育学位;②职业教育楚怡行动;③特殊群体健康保障;④城乡低保和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⑤老年人服务保障;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⑦中小学安防设施建设;⑧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整治;⑨农村“三路”建设;⑩农村水源保障及灌溉能力提升。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我们要心系千家万户,情牵百姓忧乐,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质感。

          (九)不断提升安全发展水平

          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决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保持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化运行,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加强重点单位、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大活动精准防控。完善多点触发监测预警机制,动态调整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积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快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强化专项债券全生命周期管理。常态化开展“一非三贷”整治。健全食品药品监管责任体系,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加快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有效应对气象、地质、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

          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扎实做好新一轮县域警务工作,推行“互联网+基层治理”,加快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推进严打暴恐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巩固提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力开展“打非治违”,排查整治老旧管道、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农村危房、消防等重点领域隐患,突出抓好煤矿、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文旅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和市县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信访渠道,健全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更好发挥作用。

          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是我们的政治责任。我们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守护好万家灯火。

          全力支持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坚决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统筹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和兵役制度改革,巩固民兵调整改革成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推进湖南革命军事馆建设。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深入开展“双拥”共建,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打铁必须自身硬。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扞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努力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答好时代之卷。

          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刻学习领会“十个明确”,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深化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加强重点和新兴领域政府立法。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全面实行政府权责清单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机制。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统计监督。

          提高政府效能。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一件事一次办”升级版,推动更多事项“一网通办”“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提升监管规范化法治化精细化水平。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好差评”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红黄牌”制度,办好“12345”热线。

          改进工作作风。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实施意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精神抓部署、抓落实、抓督查。扎实推进清廉湖南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的大数据应用、智能化监管。落实好过紧日子的要求,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一般性支出,保障好重点支出,坚决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增强工作本领。加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历史知识的学习,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强化专业精神、提升专业素养。切实关心基层干部,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真正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干部轻装上阵、勇担重任。

          各位代表!站在现代化新湖南建设的历史起点,承担“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面对勤劳智慧、勇毅奋进的湖湘儿女,惟有不懈奋斗,方能不负重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湖南省委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不负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信息来源:湖南日报     责任编辑:喻琢
        打印 收藏
        相关阅读

        2022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22475280